在装修准备阶段,制定合理的预算方案是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的关键。然而,很多业主往往只关注主材和施工费用,忽视了一些潜藏的"隐形费用",导致装修过程中预算超支,甚至影响整体施工节奏。
本文就来梳理装修预算制定的五大关键点,以及最容易被忽略的费用项目,帮助你科学规划每一分钱。
不少装修公司会把主材、辅材打包报价,实际上主材选择空间大、价格差异也明显。
建议:
预估主材成本时应根据品牌、档次明确单价范围,如瓷砖、地板、洁具等;
辅材部分则要特别关注如瓷砖背胶、防水材料、界面剂等环保等级和品牌,如碱克、大唐一品等高品质辅材要单独标注。
旧房翻新、二手房装修尤其常见这一类隐性开支。
建议:
包括拆墙、铲灰、改水电等项目必须提前在预算中列明;
若墙面基层破损严重,还需考虑找平、加固等施工费用。
施工期间的成品保护、垃圾搬运费用经常被忽略,完工后才发现多出几千元开支。
建议:
明确报价中是否包含地面保护膜、门窗包角、封边条等保护措施;
明确垃圾清运、二次搬运是否另行计费。
装修完成只是"硬装"部分,软装和家电往往占据预算后期的大头。
建议:
软装包括窗帘、家具、灯具等;电器包括热水器、油烟机、空调等,建议整体预算中预留15%–20%的比例。
装修是现场性极强的工程,常有临时加项情况。
建议:
总预算中建议预留5%–10%弹性资金,用于解决现场施工中出现的特殊状况或升级需求。
一个合理的预算不是简单的价格总和,而是科学的资金分配。唯有充分考虑各项成本,尤其是那些最容易忽视的隐形支出,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、张弛有度。
建议业主在开工前就制定详尽的《预算明细表》,必要时可委托监理公司协助审核,把好装修的第一道关,让每一分钱都花得物有所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