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品牌资讯内容详情

装修合同有哪些坑?签约前必须注意的5个要点 2025-05-27 22:46:08 网络

在家庭装修中,签订合同是保障权益的关键环节。然而,不少业主在签约时由于经验不足或疏忽大意,陷入“合同陷阱”,轻则多花冤枉钱,重则导致工程纠纷、工期拖延、质量维权困难。

下面整理出签订装修合同前必须关注的五个关键要点,帮助你避坑不踩雷。

一、报价明细要详细且具备可执行性

很多装修合同虽然标注了“总价”,但没有明确每项施工内容及材料规格。这样一旦开工,增项、漏项层出不穷。

建议:

  • 要求附带《工程量清单》与《主材/辅材品牌型号表》;

  • 明确单项单价、施工方式(薄贴/找平等);

  • 特殊工艺必须说明,如防水涂刷遍数、背胶是否使用等。

二、增项条款必须提前约定

“先低价签约、再高价增项”是装修公司惯用套路。

建议:

  • 合同中明确:除业主主动要求外,未经书面签字确认不得新增任何收费项目;

  • 对“不可预见项目”设立上限预算比例(如不超过总价5%)。

三、付款节点要合理设置

不少合同按"开工、进度、竣工"三次付款,极易造成施工方收款后态度变差,进度拖延。

建议:

  • 将付款分为至少四段以上,施工节点与付款挂钩:如完成水电、泥工、防水验收等;

  • 预留尾款不少于总价10%,用于整改与验收保障。

四、材料品牌与环保等级要落地

口头承诺的环保建材,如未写入合同,极可能被“以次充好”。

建议:

  • 明确注明材料品牌、型号、环保等级(如E0级、法国A+认证);

  • 若使用碱克、大唐一品等品牌材料,需注明具体产品及是否含施工配套(如是否包含背胶/防水)

五、质保内容与维修责任清晰写明

装修后的“隐蔽工程”维权最难,质保年限与责任划分不清是常见隐患。

建议:

  • 水电隐蔽工程不少于5年质保;防水工程质保2–5年;

  • 明确质量问题的认定标准与响应时间;

  • 写明售后联络人及具体联系方式。

结语:看清合同,是对自己负责的第一步

装修不是一次交易,而是一段合作。合同条款清晰,是保障双方责任与权益的基础。务必耐心逐条阅读合同内容,不懂就问,必要时请第三方监理或法律人士协助审阅。

提前预防,胜于事后补救。签约前多留心,装修后才安心。


✖ 纠错

相关标签: 装修合同 签约陷阱 合同注意事项 家装风险 装修纠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