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精装交付、整装服务与旧改市场的发展,装修行业进入爆发增长期。但与蓬勃的市场形成对比的,是长期存在的“施工标准不统一”顽疾,从辅材选用、施工工艺到验收环节,各地执行标准不一,导致质量参差、责任难界定、客户投诉频发,成为制约装修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。
对此,2025年以来,已有深圳、杭州、成都、济南等多地陆续启动装修施工验收标准试点工作,推动从设计图纸、材料使用、节点工艺到竣工验收的一体化规范化,旨在通过制度手段为行业提质赋能。
空鼓脱砖频发:瓷砖辅材品牌混用、背胶涂刷无规范、压贴无强制标准,极易导致后期空鼓、掉砖;
防水工程反复返修:不同施工方对涂刷厚度、防水分层、防水延伸高度认知不同,影响验收一致性;
客户投诉无据可依:即使出问题,也因缺乏公认工艺标准,导致责任归属模糊,企业与业主互相指责。
以杭州、成都等地为代表,新的验收试点标准主要体现出三大特征:
辅材系统化要求明确:要求使用成套辅材品牌(如背胶+瓷砖胶+界面剂)具有匹配说明与绿色建材认证;
施工节点透明化:关键施工环节需留影备案,如贴砖前背胶涂刷照片、压贴后敲击检验视频等;
验收有“量化”指标:瓷砖空鼓率≤5%、防水实测厚度≥1.5mm,超出视为不合格工程。
标准化规范推动下,系统型辅材品牌将获得更多入场机会。
与多地整装平台共建施工培训基地,配套“背胶+瓷砖胶+界面+防水”标准化解决方案;
产品通过绿色建材认证,适配政府工程与整装交付需求;
建立零空鼓辅材体系,输出施工标准手册供装企培训与验收;
积极配合试点城市建材采购备案与标准化应用推广;
主打高标准膏状背胶系统,通过培训师傅与施工方共同执行标准工艺;
针对旧房翻新项目,提供工地技术指导、定点验收服务包。
未来3~5年内,装修行业验收规范化将呈现以下趋势:
头部城市先行落地,向全国推广复制;
辅材品牌将承担更多施工指导与质保义务;
施工师傅培训纳入合规备案体系,持证施工成为主流;
消费者维权将更有依据,行业信用体系逐步建立。
装修看似是个“手艺活”,但正在成为一门标准科学。在国家政策推动与市场倒逼下,施工验收正走向制度化。谁能提供标准材料、标准工艺、标准交付,谁就能在竞争激烈的装修市场中赢得客户、赢得口碑、赢得未来。
对于辅材品牌而言,碱克、大唐一品、永兰等系统型品牌,正在凭借标准化落地能力与产品匹配度,成为试点城市验收标准制定与推广中的重要参与者与受益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