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品牌资讯内容详情

规范升级!多地出台新规推动瓷砖上墙施工标准化 2025-05-15 13:42:25 网络

    随着家装美学不断进阶,瓷砖上墙逐渐从厨卫刚需延伸至客厅、玄关、背景墙,成为高颜值空间打造的主流手段。然而,在其广泛普及的背后,也暴露出施工不规范、辅材使用不当、质量难保障等一系列问题。为此,多地住建部门近期陆续出台关于“瓷砖上墙”施工的技术指引与标准性文件,加快推动施工体系标准化、材料使用规范化、验收流程透明化。

    这不仅是对“颜值背后安全性”的一次行业回应,也标志着瓷砖上墙从设计概念走向施工体系的转折点。

ChatGPT Image 2025年5月15日 11_39_54.png

    一、政策落地,瓷砖上墙进入“有章可循”阶段

    近年来,全国多地针对装修中常见的“瓷砖上墙空鼓、脱落、开裂”等问题频繁收到投诉,住建主管部门逐步意识到:这一趋势已成为家装施工中的“高风险项目”,急需标准指导与监管介入。

    部分城市行动亮眼:

    苏州市住建局印发《住宅装修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南》,明确规定“墙砖上墙应使用背胶+瓷砖胶复合铺贴工艺”;

    广州市建筑装饰协会发布《瓷砖上墙施工标准实施细则》,对施工流程、背胶使用、瓷砖规格配比等进行技术量化;

    杭州市城建质量管理中心组织开展“瓷砖上墙专项检查”,重点抽查大板瓷砖的基层处理、背胶粘结力与排版留缝。

    这些地方性新规普遍强调:瓷砖上墙施工需从材料准备、施工工艺、养护管理、验收标准四个方面形成闭环,避免“凭经验施工”带来的后期风险。

    二、标准化背胶应用,成为政策核心关注点

    瓷砖上墙易出问题,归根结底离不开两个核心变量:

    瓷砖本身越来越大、越来越重(如900×1800mm、1200×2400mm等大板);

    墙面基层状况复杂,如抹灰层疏松、吸水率低、温湿环境变化大。

    在这种背景下,仅依赖传统水泥砂浆或瓷砖胶已难以满足大板粘贴需要,“背胶+瓷砖胶”的双组份铺贴体系成为标准化主流。

    以政策文件为例:

    明确要求瓷砖背面须均匀涂刷专用背胶,且干燥成膜后再施工;

    要求选用具备国家建材检测认证的背胶产品,并记录品牌批次;

    强调使用施工指导卡,确保背胶厚度控制在0.8mm–1.2mm范围。

    像碱克、DATANGYIPIN(大唐一品)等品牌的专用大板背胶,凭借强粘结、高渗透、环保性能强等特点,成为不少项目招标文件中的指定推荐材料。

    三、施工细节入标,铺贴不再“靠师傅经验走”

    新规对瓷砖上墙的施工细节也提出了更明确的技术要求:

    墙面找平精度要求不超过±3mm,确保瓷砖铺贴不翘角;

    粘贴采用“薄贴法”施工,禁止使用“厚铺找平+贴砖”旧工艺;

    必须留缝施工,缝宽≥1.5mm,严禁密缝贴砖;

    瓷砖上墙高度超过3米的区域,必须加设结构锚固或干挂处理。

    这些规定的出台,极大抑制了过去常见的“为图省事、赶工期”导致的隐患施工行为,也为装企提供了标准化管理与验收的依据。

    四、行业推动标准融合,辅材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共建

    标准不是纸上谈兵,落地执行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。值得关注的是,越来越多辅材品牌企业参与到瓷砖上墙标准的推动中,通过产品升级、技术输出与工艺培训,为行业标准建设提供基础。

    例如:

    大唐一品品牌不仅推出背胶产品,还配套提供《瓷砖上墙标准施工指引手册》,在地产精装、整装公司中广泛应用;

    碱克品牌构建“辅材+培训+巡检”服务体系,为施工单位提供现场支持,提高标准执行力;

    多家建材企业主动对接地方住建系统,将自有产品参数纳入地方绿色建材目录,成为合规推荐材料。

    企业与行业协会、监管部门共同发力,使得施工标准不再停留在文件,而真正走进项目、落到基层。

    结语:施工规范不是束缚,是保障美学的底线

    瓷砖上墙之美,在于它的视觉整体感与高级氛围感。但这种美感,建立在对工艺细节的极致要求之上。规范的背后,是对安全、耐久、环保与设计落地能力的保障。

    当施工有标准、辅材有认证、流程有记录,瓷砖上墙将不再是“高风险动作”,而是一种被信任、可复制、可推广的装修常规工艺。

    未来,随着更多城市出台统一标准,瓷砖上墙将在保障安全与质量的基础上,继续成为空间美学的重要表达方式。


✖ 纠错

相关标签: 瓷砖上墙 瓷砖铺贴 瓷砖